2009/7/1

龜山島賞鯨

我從去年就一直想要玩一趟賞鯨之旅,但因為身邊的玩伴大多是興致缺缺,所以一直沒有成行。這一次要特別感謝F小姐跟L先生,為了我這個失業人士還不惜請假陪我在平常日登上龜山島。

龜山島賞鯨之旅 001

大概是賞鯨正熱門,所有的賞鯨船看起來都又新又大。戴著墨鏡、膚色黝黑的船長則都是一副瀟灑的海上男兒模樣,讓人還沒上船就覺得熱血沸騰。

龜山島賞鯨之旅 008

既然已經多次感受到宜蘭陽光的威力,為了不讓在印度的防曬努力付之一炬,我非常有勇氣地戴上在印度不斷被印度人笑的遮陽帽,只是苦了F小姐跟L先生,要走在我身邊承受異樣眼光。

龜山島賞鯨之旅 042

龜山島看起來似乎離岸邊非常近,但事實上從烏石港出發之後,大概也需要30~45分鐘才能抵達。隨著龜山島越來越近,我們發現海平面似乎有一條淺藍色的線若隱若現,原來是龜山島八景之一的海底溫泉。船上所有人連連高呼:「好漂亮!」而顏色分明的海水更是讓人驚嘆大自然的神奇。

上船前船長就說了,早上的遊客完全沒看到鯨魚或海豚,推測大概是昨日地震的關係,讓鯨群受到影響。不過我們倒是非常幸運,剛離開海底溫泉不久,導遊便興奮地通知大家探測船已經找到漁群。於是便感覺到船長開始飆起船來,其他的賞鯨船也飛快地朝同一個方向前進。

龜山島賞鯨之旅 052

一到定點,船便開始慢了下來,幾乎是停在海上,讓所有人欣賞海豚的泳姿。雖然這一天的海豚跟鯨魚不如想像中的多,但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畫面,還是讓人感動不已,比起平常看動物星球的頻道的感受更為強烈。

龜山島賞鯨之旅 069

登島之後,導遊便帶著我們一路參觀國小、港口、隧道等重要景點,但大概是導遊太熱或是遊客太趕,大家僅能匆匆走過,沒辦法細細領略島上的生態之美。

龜山島賞鯨之旅 059

之前都是在台灣本島遠眺龜山島,總是只能看到模模糊湖的影子,偶爾有雲霧繚繞更是幾乎看不到山形。這一次可以這麼近距離看到龜山島,甚至登島,是一個非常難得且珍貴的經驗。看到島上滿山遍野的綠,讓我想到當年台灣Formosa舊名的由來,我似乎可以真切感受到那些葡萄牙船員對自然的讚嘆。

交通資訊:
1.台北→頭城:搭乘自強號約需1.5個小時。
2.頭城→烏石港:走路不遠,但沿路很多砂石車,不妨搭計程車只要120元。

2009/6/16

晶片護照

4月份從泰國回來 ,我就把我的隨身包包丟著,5月終於懶病痊癒,我就把包包丟進洗衣機。在我的陽台曬了一個多月後,為了去後慈湖,再次使用這個旅行必用包。一直到了桃園,我才後知後覺地發現,我的護照放在包包裡面已經發霉了。因為可能又有旅遊計畫,所以趕在禮拜一到外交領事局辦護照,還砸重金趕急件。

申辦費用目前還是維持1200元,不過聽說明年就會調整成2200元,但一律都是換發成晶片護照。普通申請時間是4個工作天,急件的話則是少一個工作天就加收300元

封面其實沒有太大改變,只是新護照多了一個小小的晶片圖案。據說封面封底都內夾線圈,所以很明顯可以感受到紙質比舊護照厚且硬。
passport

內頁好看很多,每一頁都有台灣的著名景點,非常有特色,而且我喜歡新護照的浅紫色,比起以前整本綠來得柔和。
passport

封底則有注意事項,領取護照的時候,經辦也有特別交代,封面、封底都不可折扭或裝訂,否則護照會整個失效。

passport

之前辦護照都是透過旅行社,但其實自辦護照非常簡單又快速。只要上外交領事局的網站,下載申請表格,先依照範例填寫完之後,備妥所需文件,再到台北市濟南路一段二之二號中央聯合辦公大樓三樓辦理即可。我申請跟拿件都花不到10分鐘就可以完成。

領完護照,我小心翼翼地夾在書裡面帶回家,想到之前出國總是會不小心折壓到護照,我想我需要盡快找到硬殼的護照夾才行。

2009/6/13

【Taiwan】後慈湖揭祕

一聽到桃園後慈湖從今年5月1日重新開放,我就開始努力上網申請入園許可,然後每次都氣到拍桌子。最後是抱著一個人也要去的決心,再加上失業人士每天都是假日的優勢,總算搶到了入園許可。

最近幾年桃園縣政府似乎把兩蔣文化園區當作觀光推廣重心,將慈湖、後慈湖、角板山、大溪等地貫串起來。後慈湖封閉了50年,因此林相原始,生態豐富。我已經很久沒看過野生蝴蝶,但走在後慈湖園區,卻可以看到一團團的粉蝶在腳邊飛撲,甚至還有長尾藍鵲在樹上孵蛋,難怪解說員願意一天走上兩趟,只因為感動於後慈湖的美。



後慈湖


抵達中壢車站之後往後站走去,一出後站的右手邊就可以看到候車亭,中壢往大溪的票價是38元,平日中午約莫半小時就到大溪。公車的最後一站是在市區慈湖路上的Audrey前面,一下車再往右轉進巷子就可以看到桃客總站。例假日會有接駁車往來大溪跟慈湖,平常日則只要搭上往復興、蝙蝠洞等線的公車一樣會經過慈湖站,票價則是21元,車程約15分鐘。

後慈湖

慈湖雕塑紀念公園據說是全世界唯一為單一個人設立的紀念公園,目前園內有將近150座的蔣中正銅像。對我這個世代的「青年人」來說,對蔣中正的觀感大概充滿了矛盾。小時候大家都要尊稱「蔣公」,寫文章的時候前面還得要有空格以示尊敬,「蔣公」幾乎已經是神格化。但隨著越來越多不一樣的評論出爐,當稱呼從「蔣公」變成「蔣中正」,時代的變遷似乎比我想像中快速。但我想這樣的一座公園是好的,無關政治,只是單純反映歷史。

後慈湖

依照報到時間抵達遊客導覽中心,是一間非常小巧的平房,因為每半個小時都有人要報到,因此整天幾乎都被人潮擠得水洩不通。不過因為我是最後一梯次,導覽中心人潮已散去,讓我可以悠閒報到,又恰好同梯有一個30人的大團體,不僅報到速度快,還可以跟另外10個散客獨佔一個解說員。

後慈湖

一報到完就可以到門口等接駁小巴,從導覽中心到舊百吉隧道口大約5分鐘。解說員稍微跟我們說明過去百吉隧道的歷史之後,我們就直接走進百吉林蔭步道。百吉林蔭步道是非管制區,因此有不少人會沿著步道散步。林蔭步道雖非管制區,但一走進步道其實就可以很明顯感受到森林的氣息,甚至可以聞到淡淡的花香味。

後慈湖

看到南管制門就知道要進入後慈湖,也是唯一一個驗票口,管制人員只會開一人寬的縫隙讓大家依序進入。所以我想應該不會有人笨到想要趁亂衝進管制區,就算真的闖關成功,大概也會馬上被帶走吧。不過解說員倒是開玩笑地提供了一個方法,但我聽完之後是覺得乖乖上網申請比較實在,想出這種冒生命危險方法的人也真是異想天開。

後慈湖

原名「龍過脈埤」的後慈湖是一新月形的堰塞湖,當年因為蔣中正偶然路過此地,發現景色與故鄉極為相似,便下了指示在此地興建行館,從此讓後慈湖封閉了50幾年。又因為此地位置隱密,所以之後又因應國光計畫興建了五座辦公室,以在戰爭時供五院院長辦公之用,現在則改作餐廳、展示廳等用途。

後慈湖

解說員提到,當初西安事變發生時,蔣中正是跳窗險逃,之後便要求住所、辦公室都有落地窗。我想起之前在西安五間廳看到的累累彈孔,還有傳統中式建築的狹窄窗戶,也難怪蔣中正會有此要求了。

後慈湖

走進後慈湖祕境步道,就可以感受到空氣裡的濕氣比起之前要來得重。旁邊山崖裡的植物更雜亂、茂密,顯見從少經人為開發。參天的大樹雖然擋去陽光,卻也帶來一股陰涼的感覺。解說員也提及這一帶晚上會有野生動物出沒,旁邊又有墳墓,因此典型的軍隊鬼故事盛傳。但是走在涼爽又充滿芬多精的祕道上,倒是讓人心曠神怡。

後慈湖

過去的戰備隧道因為已經是蝙蝠的家,為了不打擾已經瀕臨絕種的蝙蝠,隧道不開放參觀。但在隧道外面則裝設有電視螢幕,可以透過紅外線攝影機窺看隧道內的情況。不巧我到的那天螢幕維修中,所以只能在外面探頭探腦東張西望。

慈湖

走出管制區已近五點,正好可以看最後一班的儀隊交接。慈湖的儀隊交接毎整點都有一次,但只有第一次跟最後一次是三軍到齊,可以同時看到陸海空三軍。對謁陵沒有興趣的我,先人群一步走回出發地。一到公車站,發現下一班公車竟然是在40分鐘之後,讓我當場傻眼。慈湖這種熱門觀光地,公車班次怎會這麼少?前前後後已經走了3個多小時的我,也沒有心情到處逛逛,勢必只能在公車站耐心等待。路人好心跟我說,可以走路到大溪市區,也大概50分鐘左右。但看著砂石車、貨車不斷呼嘯而過,很怕死的我還是決定乖乖等公車。所以如果平常日作公車到慈湖,一定要先打聽好時刻表。

慈湖

雖然我很想拍出後慈湖的美,但是花香無法透過照片傳遞,蝴蝶的飛舞姿態更是難以用相機捕捉。7月開始後慈湖毎日參觀人數會由400人提高到600人,我當然高興之後參觀的機會增加,卻也憂心這會不會是加速人為的破壞?解說員說剛開放時,都還可以看到許多小動物,但是幾個禮拜過去,已再難見到。即便大家都是步行,也都是輕聲細語,卻還是壓迫了原生動植物的生長空間,這大概是道無解的兩難吧。因此我真心希望管制人數不要再增加,申請雖然很麻煩、很討厭,但為了盡量保持原始狀態,這一點犧牲其實非常值得。當然也希望主管機關千萬不要聴從某些民眾的腦殘白癡建議,在園內增加接駁車或是開放汽車進入。
後慈湖

注意事項:
1.報名後不得遲到或是無故不到,否則會被列入黑名單,六個月內不准入園。
2.入園後需輕聲細語,禁止沿路飲食。
3.全程步行約3.58公里,2.5小時,務必考量本身身體狀況。

相關網站:
入園申請系統:
http://backcihu.tycg.gov.tw/Cihu/process.aspx
桃園觀光導覽:
http://travel-taoyuan.tycg.gov.tw/content/index01/index01.aspx

2009/5/11

【Vietnam】坐巴士到越南



出發到Saigon前一天,我們先回到Phnom Penh入住Okay Guest House,check-in的時候直接跟櫃檯買票,隔天早上八點就有專車接送,出發到越南,票價則是USD $12/人,價錢不算便宜,但我覺得大超值,堪稱是我東南亞旅行經驗中最舒服的巴士行。乾淨整齊的Benz空調巴士裡最髒的是J的臭鞋子;乘客少,可以舒服把椅子調整到最平坦的角度舒服睡上一覺或是看沿路的風景。因此到達Saigon之後,我們一點都不會覺得疲累。



出發之後大約2、3小時吧,巴士就得準備渡河了。因為渡河的車輛太多,所以在這裡可以趁機上廁所以及補充食物。這裡的小販都把貨物頂在頭上,只要有車一停,馬上會蜂湧而上叫賣。我看著他們頂著麵包、鹹魚或是水果走來走去,一副悠遊自在的模樣,不禁好奇他們的頭到底是不是已經變成平頭,否則怎能保持這樣巧妙的平衡。補貨完畢,巴士就直接開上渡輪過河,繼續往邊界移動。



到了柬越邊界就可以看到路邊開始出現大型賭場,每間都是金碧輝煌的模樣,主要都是讓越南人過境到這邊來豪賭。出境之前,我們先到附近的餐廳休息用餐。小小的餐廳專營巴士客,還有小雜貨店賣洋芋片或可樂,但價格一點都不便宜。



出關的地方冷冷清清,辦公人員也是一副懶散模樣,因此不用花太久時間就可以上車進入越南。對這裡實在沒什麼印象,反正就是跟著大家排隊、領護照,走上一小段路就可以完成所有手續,簡單得不得了,但是沿路的風景卻是非常特別值得一看。

2009/5/7

【Vietnam】Traffic Jam in Saigon

在Saigon的十字路口或是紅綠燈下,常常會有觀光客拿著相機、DV捕捉萬輛機車齊發的鏡頭。越南機車密度之高,就連我這個台灣人都瞠目結舌。幸好在越南不須太擔心過馬路的問題,機車騎士都會非常精準地計算路人的行走速度,所以在這邊過馬路大可像摩西過紅海怡然自得。不過要記得謹守下定決心、速度一致的原則,若是猶豫不決大概一輩子都過不了馬路。

從Cu Chi Tunnel回到市中心的路上,剛好遇到紅綠燈故障,四方人馬糾結成一團,我在車上一邊看熱鬧一邊把小英雄的故事紀錄下來。

2009-1 458

接近路口處,我們發現所有車都在趁隙找出路,有人要左轉、有人要右轉,車流結結實實地纏在一起,又因為機車幾乎填滿了空隙,連機車都無法動彈。

2009-1 459

這時候有勇士跳出來指揮交通了,就是照片中紅色安全帽的阿伯。他非常有魄力地先確定一道車流,其他人若要妄自行動,他就會大聲阻喝,過了幾分鐘路況總算慢慢有一點秩序。

2009-1 460

最帥的是,英雄瀟灑地把車停在路上,正好擋住其中一個車流不會讓狀況越來越複雜。

2009-1 461

畢竟混亂已經持續很久,無法一時恢復秩序,計程車或是私家車司機開始一邊抽煙、一邊看熱鬧。

我們很幸運是優先通行的車道,於是很快離開現場,當我們離開時英雄仍繼續指揮交通,我也在心中默默為他大聲喝采,並且決定要把他的感人故事流傳下去。

2009/5/6

【Thailand】Ayutthaya(3)

回來補作功課,下次就可以不用在探險了。

【歷史】

Ayutthaya於1350成為首都,經歷33位國王的統治,在1767年因為緬甸的大舉入侵而結束Ayutthaya Period。暹羅的佛教文化在Sukhothai Period萌芽,在Ayutthaya時代茁壯。此時期更有東西方文化在此交流,如日本、荷蘭、印度、中國等民族,順著Chao Phraya River來到此地經商貿易。到現在Ayutthaya還保留Japanese Village供人參觀。

【地理位置】

Ayutthaya位在泰國中部,曼谷北方約76公里處。這裡被Chao Phraya River、Lop Buri River還有Pasak River包圍成一個小平原,因此來到Ayutthaya租船遊河看古蹟也是一種遊覽方式。

【Bangkok→Ayutthaya】

火車:
搭火車到此是最方便也是最多觀光客採行的方法,Bangkok→Ayutthaya三等單程票只要15B,只是泰國火車很常誤點,也要人擠人的心理準備,不過沿路可欣賞風景,火車上的小吃更值得一試。

空調巴士:
從Bangkok出發要先到當地人說的Mochit,但不是指捷運,而是巴士北站Northern Bus Terminal,直達車約15分鐘到30分鐘一班,時間上比火車彈性很多。

VAN:
當地人最愛的交通工具之一,但是小巴士裡面往往都會超載。搭乘VAN可到Victory monument搭乘。

船:
最愜意也是最受觀光客歡迎的方式,可以順便一覽Chao Phraya River水上人家風光,但須先上網預定:http://www.thaicruise.com/home_en.php

【如何遊覽Ayutthaya】

腳踏車:
很累但是是最機動的方式,租一次車大約是40B,火車站附近就有店家可出租。

嘟嘟車:
火車站前面會有很多嘟嘟車司機拿著明信片招攬客人,如果擔心安全問題,司機還會帶你到車站裡面的大地圖旁邊看照片,讓你確定他是不是合格司機。價錢是300B/Hour,但應該可以談到250B甚至200B。

雙條:
當我騎腳踏車到處閒逛時,很少看到雙條的蹤影,大概是當地人很少會搭雙條到廟附近。因此我想如果搭雙條應該會麻煩很多,在比較偏遠的廟可能等到天荒地老都等不到。

摩托車:
如果是兩人同行,也建議可以租摩托車,速度較快也比較不累,只是可以停車的地方似乎較腳踏車來得少,因此也要有點腳力才行。

船:
渡河之後在市場附近也有店家可以租船,除了在船上遊覽,當然可以上岸參觀重要景點。

【Thailand】Ayutthaya(2)

Ayuthaya

離開Tourist Center不久就可以看到Elephant Camp,騎乘大象的遊客全是日本人,果然是高所得國家,我騎著我的小黃,要抵抗太陽又要跟大象爭道,真的非常狼狽,誰叫我是個窮鬼,就只能望大象興嘆了。Ayuthaya的寺廟非常分散,重要景點都要收門票,一個人是50B,雖然比起Sukhothai Historic Park貴很多,但其實是一種保護古蹟的作法。畢竟Ayuthaya距離曼谷太近,若不採價格管制,這樣美的寺廟大概很快就會被破壞殆盡。之前曾經看過其他國人的遊記,竟然因為翻牆而入、逃避了門票而沾沾自喜,我真的非常震驚。這些寺廟都是文化的瑰寶,不管對泰國人或是整個世界來說重要性都是一樣的,若是大家有這種逃票的心態,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遺產豈不岌岌可危?若因為預算關係而無法負擔,大可在圍牆外觀賞,或是參觀免費的景點不是嗎?

Ayuthaya

此次前來,我原本就不打算把所有景點參觀完,一切都是隨興隨緣,走到哪看到哪。覺得太熱就躲進樹蔭底下休息,看藍天白雲、流水倒影,等到有雲飄過,藉著陰影再往下一個景點移動,就這樣耗去一個下午。或許是Ayuthaya離曼谷太近,佛像被破壞得很嚴重,不是斷頭就是缺手缺腳。甚至有些只剩下盤坐著的腿,連手掌都不見了。看著這些殘缺的佛像,即便我沒有宗教信想,依然覺得不忍而惆悵。但不知是誰,擺上橢圓形的石頭充當是佛首,或是拿幾塊石頭堆疊成身體的形狀,竟然也讓佛像完整了。似乎是在告訴世人,若是心中有佛,見佛成佛,何必拘泥於形式?

Ayuthaya

偶然見到一群僧侶,依然維持我腦中泰國僧侶的入世形象,其中一個僧侶甚至還拿著單眼相機捕捉同伴的身影。或許是我一個女生坐在樹下發呆,還一邊寫寫畫畫太過詭異,他們不斷對我指指點點,甚至還拿了相機往我的方向拍了過來,我當然也不甘示弱,用我的傻瓜相機禮尚往來一番。

Ayuthaya

撇去日曬的痛苦,騎腳踏車在Ayuthaya閒晃是很快樂的,即使不能自由進出每個地方,比起步行跟摩托車機動很多。雖然我很不幸拿到一個很難開的大鎖,但幸運遇到很多好人,幫我開鎖又幫我看車。尤其是在門口等遊客的嘟嘟車司機,大概是等人太無聊,總是會見義勇為。我到處騎車閒逛,Ayuthaya的每條馬路都比忠孝東路大,但車卻異常稀少且車速不快,而且往往整條馬路只有我一台腳踏車。大概我騎腳踏車的樣子太好笑,甚至有卡車司機對我按喇叭之後,再揮手微笑離去,泰國人真的是太熱情了。

Ayuthaya

看了最有名的Wat Mahathat佛頭,天空開始有下雨的跡象,看看時間,也已經接近5點,我想應該要準備還了腳踏車回曼谷了。我看了地圖上的路線決定不渡河改從Naresuan Bridge到火車站,沒想到這個決定讓我後悔莫及。我跟著車流上了橋,越騎越不對勁,坡太陡不像給腳踏車騎的,整個橋上只有我一台腳踏車,其他汽機車的車速又比在舊城區快上許多。好不容易下了橋,竟然沒有路可以左轉,又只看到一個往Bangkok的指標,看起來根本就是交流道!我趕緊停下車向路邊的老爺爺問路,然後勇敢在疑似交流道的單行道上逆向,總算讓我回到正常的道路上。後來我發現Naresuan Bridge有分兩層,認真對照地圖,我應該要遵照指示從U Thong Road上橋,而不應該直接就從Rotchana Rd.過去,我走上面那一層根本就是Secondary Highway,難怪沒有腳踏車!

Ayuthaya

還了腳踏車之後再次渡河回到市場,問了路人沒有人知道巴士站在哪裡,烏雲越來越靠近,沒有帶傘的我只好放棄步行,直接攔了一台雙條車。司機看了看地圖,感覺非常不確定地跟我說:「Ok!Ok!」然後開價100B,我砍成50B,司機竟然先是瞪大眼睛跟我說:「No!No!Too cheap!」然後又聳聳肩,還兩隻手指擺了擺威脅我說:「You go~」我一氣之下,直接走到對街的motor taxi,20B馬上講定。不過我還是得感謝那位雙條車司機,因為有他的刺激,我終於體驗了motor taxi,也總算認同為何那麼多人會大推motor taxi了。

Ayuthaya

巴士站非常不起眼,就是一個用木頭搭起來的亭子,旁邊還有個小攤販。不過一上車倒是很讓我訝異,車子又新又乾淨,以50B的價錢來說,非常划算。我一上車便開始昏睡,隱隱約約感覺到車子走走停停,乘乘上上下下,快到曼谷的時候竟也是坐了9分滿。我舒舒服服坐在車上,非常得意自己就巴士而棄火車,沒想到等巴士到站,竟然還有晴天霹靂的事在等我。買票時,我有先問售票小姐公車是否會停在捷運站附近,還拿出地圖給她看,她看了看地圖,比了比Mo Chit,我才放心買票。沒想到此Mo Chit非彼Mo Chit,我是到巴士總站而不是捷運站,難怪巴士上只有我一個外國人。我心裡想,既然都叫Mo Chit應該距離不會太遠,拿著地圖到處問人卻沒人道。最後還是便利商店可靠,店員指了一個方向,我說我要走路過去,他卻大驚失色,極力勸我坐車過去,因為離捷運站足足有2公里遠。懶得研究公車路線的我,最後還是依靠motor taxi回到熟悉的捷運站,這天的一人冒險也總算落了幕。

2009/5/3

【Thailand】Ayutthaya(1)

Ayuthaya

這一次的Ayuthaya完全是意外行程,一直到前一天,我都還在跟旅行社詢問River Kwai,甚至發狠決定要自己坐到River Kwai,當天卻因為賴床趕不上火車,直接改到Ayuthaya。仗著自己上次旅行有對Ayuthaya稍作準備,當天早上稍微Google了10分鐘,沒帶書也沒有地圖,一身是膽便出發了。 ﹝後來證實,沒有萬全準備的真的是笨蛋﹞

雖然曼谷是第一站,火車還是誤點了半個小時,不過早上車是有好處的。我提早了20分鐘上車,好位子已經都被當地人坐光,勉強選了一個靠窗的位子,卻讓我曬太陽曬得非常高興。隨著車上越來越擁擠,你會發現曬太陽總是比人擠人好。我看著我隔壁的男生,因為老伯伯的自備座位而跼促不安,縮著膝蓋又挺著肩膀,我總算可以原諒他的大屁股佔了2/3的座位。

Ayuthaya

到了Ayuthaya已經11點半,下了車卻發現一點指示都沒有,只有滿滿的嘟嘟車司機等著我,我婉拒了司機的殷勤,直接租了腳踏車便開始我的大城之旅。老闆娘給了我一張破破爛爛的地圖,上面的標示糊成一團,她大手一揮拿著螢光筆描了幾個路線,圈了幾個圓圈,最後跟我說晚上6點關門,就自己下了一個「OK!」的結語。幸好我還知道Ayuthaya有旅客服務中心,我問了老闆娘,老闆娘卻一問三不知,我只好拿著破破爛爛地圖直接出發。

Ayuthaya

從火車站到古城區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坐船渡河,一種是依照地圖指示經Naresuan Bridge過河。依照我個人血淋淋的慘痛經驗,如果是腳踏車遊大城,坐船是最佳選擇。雖然把腳踏車扛到船上很辛苦,但我一個158 cm的女生都有辦法了,絕大多數人應該都不會問題,更何況船資超級便宜﹝4B/人,2B/車﹞實在沒必要繞遠路又虐待自己。

過河之後,我很悠閒地在市場附近繞了一下,經過肯德基時看到裡面涼爽的冷氣猶豫了一下,但我樂觀想著來到大城吃肯德基也太遜了,應該要在古蹟旁邊的樹蔭下吃小吃才對,於是我決定靠自己的直覺,往古城區移動。遠離市場,路越來越寬、人越來越少,在我心灰意冷之際,總算看到Tourist Center的指標,順著指標右轉之後,一個路口過去、兩個路口過去,指標消失無蹤!但我一直相信路是長在人嘴上,所以倒也不算太擔心,我卻忘記了,路是長在人嘴上沒錯,但要對方聽得懂才行阿!總算我在一家7-11遇到略懂英文的顧客跟熱心店員,店員總算畫了一條路徑給我。

我努力照著店員指示前進,卻依然看不到Tourist Center,已經餓到幾乎發昏的我,好不容易看到遠離市場之後的第一家餐廳,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進去再說。餐廳外面寫了很多英文菜單,晚上又好像有經營Pub,原本以為店員英文會很好,結果老媽媽也只會說數字,幸好餐廳裡有超大地圖可以讓我拍照,我總算得到第一張清楚地圖了!﹝我到底是來大城看古蹟還是找地圖?﹞

Ayuthaya

有了清楚地圖又吃飽喝足,我心情非常愉快地繼續上路了。破爛地圖跟照片地圖的對照下,我想已經不需要再找Tourist Center,於是直接往古蹟移動。可恨的莫非定律卻再次驗證,上路不久,我竟然看到了Tourist Center!艷艷烈陽下,全白的建築襯著綠草如茵,真的很漂亮,漂亮到讓我想當場砸車!不過到Tourist Center還是很值得,涼爽的冷氣讓我快被烤熟的皮膚可以稍微降溫,也讓我可以再補擦防曬乳液,為下午的行程準備。我拿了一張超清楚的彩色地圖、一本小手冊,再詢問往曼谷的空調巴士到哪裡坐,小小閒聊一番之後在簽到簿上簽個名便離開了。一直到這時候,我才終於結束尋找地圖之旅,正式開始古蹟之旅。

Ayuthaya

2009/5/2

【Thailand】Sky Bar

Sky Bar

到了電梯口,服務人員就會詢問要到哪哩,單純喝飲料或是要用餐,建議預算不高只想看夜景的人單純喝飲料就好,畢竟一頓晚餐要價4000B真的非常不便宜。

我們先被帶到沙發區,六點的曼谷天還沒全黑,晚霞的變化依然迷人。飲料有兩本menu,通常會先送上一本高級menu,等到你被價錢嚇到,然後努力翻到最後一頁仍沒有看到調酒時,侍者才會另外送上正常老百姓的menu。

Sky Bar

沙發很大很舒服,但對我這種「人矮腿短」的人來說,要坐得優雅、坐得漂亮真的很難,所以到最後我們根本是趴在沙發上看風景,完全無法顧及國家形象。吹著晚風,看著昭披耶河流過曼谷,再慢慢看著天色由橙紅轉黯黑,重頭戲該要上場。我們結完帳之後,便由侍者帶領,帶著飲料前往Sky Bar。

Sky Bar

雖然每個地方的夜景組合元素大同小異,但是不同的構圖跟觀賞方式卻又讓每一個城市都有獨特的風情。我倚著透明圍欄,迎著白天感受不到的涼風,喝著飲料看著曼谷的燈火,63樓的高度剛好可以看盡曼谷,又不會高到讓人看不清街道,也不會讓人害怕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杯調酒400B,物超所值!

Tips:
1.有dress code,我穿T-Shirt+短褲+娃娃鞋沒有被攔下來,男生應沒這麼好過關。
2.State Tower現在推出許多不同的package,甚至還可以免費到Sky Bar喝飲料。

網頁連結:
Sky Bar:http://www.thedomebkk.com/web/corp_home06.html
State Tower:http://bangkok.lebua.com/

2009/4/22

【Taiwan】草嶺古道

草嶺古道/Historic Trail

從很久以前就一直想要走一趟草嶺古道,但因為上班總是太累,難得長假又想著出國,結果週休六日不是在家就是在百貨公司。3月下旬總算是趁著天氣好,又仗著失業人士的身分可以好好休息,硬是拉著一點都不想爬山的J爬了一趟草領古道。

原本是要早早起床的,偏偏前一天散步過頭又看了場電影,一直放任自己賴床的情況下,到了貢寮車站已經10點了。從貢寮火車站到古道入口,真的不算近,如果體力不好的人建議還是花80元租輛腳踏車比較快。一路上都看到有人提著便當上山,我一直跟J說,我們到大里應該差不多12點,剛好可以先吃點小東西,再到福隆吃便當。他就這樣呆呆地被我拐上山,完全沒想到我根本也沒走過草嶺古道,哪來的自信估時間。就這樣兩個笨蛋又再次幹蠢事了。

草嶺古道/Historic Trail

一開始是很興奮的,有小溪、有樹蔭,且路平好走。J就在小溪旁邊跑來跳去,像隻小鳥一樣高興。但是看到有越來越多人在吃便當,他開始嚷嚷說餓,我一樣隨口再唬弄他幾句,繼續趕路向前。但是當爬過那又長又陡的階梯,越過一個又一個便當,連我也餓了。偏偏包包裡一包零食都沒有,兩瓶水也都喝得差不多了,我們還是不停在上坡,終點到底在哪裡?!我們兩個坐在路邊,看著小鬼們搖晃著奇多跟統一麵呼嘯而過,心裡的妒意幾乎要破表,只能再繼續用福隆便當激勵自己。

草嶺古道/Historic Trail

好不容易看到休息涼亭,對我們來說卻是地獄。涼亭裡好幾個家庭,有便當、有水果、有零食,我們兩個卻只能呆坐在地上,看別人家庭和樂,總算體會到賣火柴小女孩的辛酸。為了避免因為搶奪食物而上報,只好頂著正午的大太陽繼續走。

草嶺古道/Historic Trail

看到海了!我們兩個興奮大喊,心理想著總算可以吃東西了!又再一次犯蠢,下山的路可不輸上山的路啊。下山前剛好遇到一對夫妻,跟我們說大概15分鐘吧,結果我們走了大概1個小時。一路看著海忽隱忽現,卻一直覺得距離不變。

終於到了天公廟,我再繼續帶領J直往大里車站前進,他說想吃東西,我說好吃的東西一定都在車站旁邊。沒想到一到大里火車站,空無一物,J開始大喊:「你騙我!」我摸摸鼻子想著,我就真的沒來過啊!怎麼能怪我?幸好車站對面有一家小小雜貨店,總算讓我們等火車的半小時內,讓J可以吃奇多跟王子麵填一下肚子。﹝對,奇多跟王子麵,他就是要一吐山上的怨氣﹞

草嶺古道/Historic Trail

草嶺古道真的很美,但這次精神實在是被飢餓、口渴給佔據了,所以沒辦法細細體會。我跟J說好,下次等秋天再來,來看看武俠片場景般的芒花,還要挑戰桃源谷。經過這次經驗,下次古道行Tips如下:

1.改從福隆火車站出發,先買好便當,要買火車站出來左手邊第一家。
2.包包須有充足的糧食。
3.古道入口的販賣機重要,之後不會再有。
4.天公廟底下的美食廣場是大里道地美食。

2009/4/21

【Thailand】Floating Market

Floating Market

上次Floating Market是最大遺憾,這次總算成行了。

出發前先問了Urban House是否有跟旅行社搭配的tour package,Urban House表示可以跟Mama Tour接洽,價錢是350B/人,一大早會有小巴來接,再到Khaosan Road集合出發,回程則是統一在Khaosan Road放人。

在小巴上迷迷糊糊睡著了,到達Floating Market已經一個多小時以後的事。穿越小小的民宅,已經有船在等著我們。果然是水上人家,在等待其他團員上廁所時,船家還忙著跟路過的水果攤買水果,拉拉雜雜閒聊一番之後,交易才算完成,展現泰國人熱情的天性。

Floating Market

待所有人到齊,小巴司機便開始指揮大家上船,一上船司機便先發下草帽。其實我真的有點害怕,一來我不會游泳,二來我總覺得船體感覺很不穩固,不過看到船頭、船尾各有一個老媽媽負責划船,兩個人配合默契絕佳還可以一邊划船一邊聊天,一下子就忘記害怕翻船的疑慮。

Floating Market

一離開岸邊,開始感受到太陽光的炙熱,難怪要發草帽,難怪划船媽媽全身包得只看到眼睛,Floating Market的陽光太毒辣了!不過才曬了5分鐘,我的大腿、手臂已經感覺到刺痛,即使有草帽,我還是得用背包輔助東遮西掩。會不會曬黑已經不是我考量的重點,我只怕曬傷之後脫皮的痛苦。看到前面的光頭老外,油量的頭上沒有一點遮蔽物,還不斷冒出汗珠,我真的很替他擔心整個頭都脫皮怎麼辦?只能說勇哉!

Floating Market

Floating Market的鬧區很集中,大小船隻、遊人、攤販通通都塞在一起,有一種坐碰碰船的感覺。很多遊客都是坐裝上馬達、加頂的大船,感覺涼快且舒服很多,但我覺得還是坐人力船比較有傳統感覺,更別說我很討厭馬達船的嘈雜聲。很多人都說到Floating Market一定要試試在船上吃米粉湯,但我覺得在全身被烤得紅通通之後,真的很難對熱騰騰的米粉湯產生食慾,或許冬天來會有不同的感覺吧。

Floating Market

Floating Market還有很多店家是在陸地上,吃的、穿的、玩的都有,所以真的不用急著在船上買東西。不過在這裡一定要記得殺價,H小姐看中一個藤包,一開始開價900B左右,我說在新加坡買大概3、400台幣,於是H小姐直接開300B,店家擺擺手說不賣,於是我們便繼續往前走去,走沒幾步,H小姐就被店家叫住,300B成交!

來到曼谷不妨花半天時間來Floating Market,畢竟價錢不貴又新鮮。但我總懷疑如果之後馬達船越來越多,Floating Market是不是還能繼續保持這樣特殊的市集風情?

Floating Market